在工业领域,工业陶瓷凭借其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。以往大家在工业陶瓷选型时,往往特别关注硬度这一指标。然而,除了硬度,还有3个耐腐蚀参数在选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忽视它们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第一个关键的耐腐蚀参数是化学稳定性。工业陶瓷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工作,如果其化学稳定性不佳,就容易与周围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,从而影响陶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比如在化工生产中,陶瓷部件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强酸、强碱和有机溶剂。若陶瓷的化学稳定性不够,就会逐渐被腐蚀,表面出现坑洼、裂纹等问题,不仅会降低部件的精度和性能,甚至可能导致整个生产过程出现故障。因此,在选型时,要充分考虑陶瓷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性,选择化学稳定性高的工业陶瓷,以确保其能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稳定工作。
耐腐蚀性的第二个重要参数是抗渗透性。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,可能会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存在。如果工业陶瓷的抗渗透性不好,这些腐蚀性物质就会渗透到陶瓷内部,从内部开始腐蚀陶瓷结构,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。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,陶瓷阀门在输送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流体时,抗渗透性强的陶瓷阀门能有效阻止介质的渗透,保证阀门的正常使用。而抗渗透性差的陶瓷阀门,介质渗透后会使阀门内部结构受损,导致阀门泄漏等问题,影响生产安全和效率。所以,在选型时,要通过专业的测试和评估,选择抗渗透性良好的工业陶瓷。
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耐腐蚀参数是耐晶间腐蚀性能。晶间腐蚀是一种沿着金属或陶瓷晶粒边界进行的腐蚀方式,它会使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大幅下降,严重影响部件的安全性。在一些高温、高腐蚀的工业环境中,如冶金、电力等行业,工业陶瓷部件容易受到晶间腐蚀的影响。如果陶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不佳,晶粒边界被腐蚀破坏,部件就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突然断裂或失效。因此,在选型时,要选择具有良好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工业陶瓷,以提高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。
在工业陶瓷选型过程中,不能仅仅盯着硬度这一指标,化学稳定性、抗渗透性和耐晶间腐蚀性能这3个耐腐蚀参数同样重要。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,才能选出最适合实际使用环境的工业陶瓷,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,降低生产成本。